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中國文學史(32)詞概說


起源
又名詩餘、樂府、長短句。
詩至晚唐,無論古近體發展已盡,整齊句法演變為長短句的形式。
格律
一、限制每句長短,每字平仄,或進一步限制平上去入,比近體詩嚴格。
二、「填詞」需嚴格遵守詞牌的格律;因格律是依詞譜的聲而來,所以也叫「倚聲」。
體制
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上為長調。
作家與作品
一、唐末五代,詞家漸多,後蜀趙崇祚(ㄗㄨㄛˋ)編花間集,收溫庭筠、韋莊等十八人作品。
二、詞至北宋而大,以婉約為尚,蘇辛豪放自成一派。
三、清代納蘭性德,其詞亦可觀。



《詞的起源》
一、出於古樂府
王應麟:「古樂府者,詩之旁行也。詞曲者,古樂府之末造也。」王國維: 「詩餘之興,齊梁小樂府先之。」這是因為詞和樂府都依附音樂生存,故便追溯到樂府的源流上去。
  二、出於唐詩
「唐人所歌,多五七言絕句,必雜以散聲,然後可披之管弦」,整齊的五七言不能盡其聲音,加添泛聲與和聲,後來把和聲部份改為實字 ,成為「長短句」。日後音樂要求增加,依樂譜製作歌詞,故稱「填詞」。
三、出於胡樂
隨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北朝),胡樂透過各種不同管道傳入中國。其特色在能形成繁複曲折、變化多端的曲調,而民間的「胡夷裏巷之樂」滿足日常娛樂,同時也相應需要與之相配的歌辭。填詞萌芽於齊、梁間,梁武帝的《江南弄》等作品依調為辭,確為晚唐五代詞的雛形。


《敦煌曲子詞》
光緒年間發現敦煌卷,當中有不少唐人的俚曲小調,其體裁常用多首乃至十多首聯章。大約產生於八世紀到十世紀中期。

一、純樸自然:文字雖傖儜(ㄋ|ㄥˊ)不雅,正為民間文學本色。
二、題材廣闊:主題或寫商人落魄境遇,或寫妓女苦痛生活,生動自然。大部分保存素樸的真 實狀態,但已為文人編輯整理過,典雅有俚俗之跡。
三、具表演性和故事性:和文人作品相比,詞具有「案頭」性質,曲子詞則有「場上」性質;也因詞源於單純歌唱,而曲子詞來自民間歌唱曲藝。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這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望江南》


《唐代詩人的初步嘗試》
早期文人詞風格明朗直率,語言清新樸素,保存民歌的特色。選用曲調有限,僅小令無長調。據傳為李白作品的《菩薩蠻》及《憶秦娥》為成熟作品,實難產生於填詞初期。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若笠,綠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共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裏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戴叔倫‧轉應詞》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誰複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王建‧團扇》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菩薩蠻》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憶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