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中國文學史(38)曹氏父子

曹操文學成就與風格

壹、作品類型
一、關涉時事
詩篇以簡練的語言反映了漢末戰亂的現實和人民遭受的苦難,高度概括地寫出了這一段歷史過程,因此鐘惺《古詩歸》譽為「漢末實錄,真詩史也」。
代表作為《薤露(古時送葬的歌曲)行》和《蒿裏(位於泰山南面,相傳為死者葬身之所)行》。
前一篇反映何進謀誅宦官事敗,董卓入洛陽作亂;後一篇寫關東各州郡興兵討卓,又各懷野心,軍閥間爭權奪利釀成天下喪亂的歷史事件,在內容上緊相承接。對長期的戰亂給社會和百姓造成的災難、痛苦,深表關懷和同情。也體現了曹操作為傑出的政治家欲整治國家、統一疆土的胸懷和抱負。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裏行》

二、表述理想
《短歌行》的主題是求賢,以「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ㄅㄨˇ),天下歸心」等詩句,抒發求賢若渴,廣納人才,以冀成其大業的心情。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步出夏門行》則接連用「神龜」、「騰蛇」和「老驥」三個比喻,從正反兩面引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主題,情懷慷慨,真氣回蕩。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步出夏門行》

貳、作品風格
一、繼承漢樂府傳統
曹操詩是學習漢樂府結出的碩果。他採用樂府古題寫時事,比如漢樂府的《薤露行》和《蒿裏行》本是挽歌,曹操卻用來描寫當時的社會現實。被譽為三百篇以後,最出色的四言詩。
其詩反映現實、語言古樸率真,所以胡應麟說曹操《短歌行》等詩是「漢人樂府本色尚存」
二、悲涼跌宕之氣
曹操詩歌樸實無華、不尚藻飾。它們以感情深摯、氣韻沉雄取勝。
鍾嶸《詩品》:「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陳祚(ㄗㄨㄛˋ)明評其詩「跌宕悲涼,獨致超絕」
三、為文率真流暢
如《讓縣自明本誌令》,自述大半生奮鬥經歷,分析當時形勢,剖析自己的心志,其中「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等語,寫得極其坦率而有氣魄。
東漢以來,散文出現了駢化的趨勢,至漢末而漸顯;一般散文作者開始講求對偶、注重用典。而曹操以其平易自如的文體,在當時獨樹一幟。魯迅曾稱讚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師」。

參、影響
曹操是建安文壇的領袖,他不僅以自己的創作開風氣之先,影響了一代詩風,而且還以其對文學的宣導,為建安文學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劉勰《文心雕龍‧時序》在論述建安文學繁榮原因時,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事實上,建安時期的主要作家,無不同他有密切關係。曹丕、曹植是他的兒子,七子及蔡琰(|ㄢˇ)等,也都託庇於他的蔭護。可以說,鄴下文人集團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質條件基礎上形成的;而他們的創作,也是在他的倡導影響下進行的。

=========================================================================


曹丕文學成就與風格

壹、作品類型
即魏文帝,字子桓,曹植兄。意境宏大,筆調明朗,悲涼慷慨,剛健有力。至其「燕歌行」,七言詩體正式成立;《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文學專論。
一、個人情志
宴遊詩描寫了在鄴城詩酒留連、優遊宴樂的生活,文詞富麗,常用對偶。
抒情言志如《黎陽作》三首、《至廣陵於馬上作》等,分別抒寫了建安十六年西征關中、黃初六年東征孫吳時在途中的感受,詩中既寫了行軍的艱苦,更突出救民塗炭和志在靖亂的決心。
二、征人思婦
寫相思離別及思鄉之情。代表作《燕歌行》、《雜詩》等。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遊多思腸。
慊慊(ㄑ|ㄢˋ)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燕歌行》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鬱鬱多悲思,綿綿思故鄉。 願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雜詩 節錄》

貳、作品風格
一、個人情感的抒發
曹操是亂世英雄,所抒之情大都與歷史命運感和平定天下的抱負有關,曹丕卻更努力於個人情感的表達。著名的作品《雜詩》,採用了《古詩十九首》的題材,然而他「棄置勿復陳,客子常畏人」的體驗,甚至超過漢末遊子自身的切膚之痛。他對人生中淒涼情感的體驗,超出同時代其他詩人。
二、民間主題與文人手法的揉合
主要表現在語言的工麗綺練和藝術形式的創造上。
善於選用清詞麗句,配以諧和的音韻,表達他纖麗的情思;然語言不尚繁縟,比較流暢,民歌風味相當濃,顯得格調清新,即劉勰所說「洋洋清綺」,文采清麗。另方面,其思婦、棄婦、寡婦題材的作品,寫得淒婉動人,對她們的心理活動有深入的刻畫,亦與漢樂府民歌風格接近。

=========================================================================


曹植文學成就與風格

壹、詩歌作品分期及風格
字子建,因最後的封地在陳郡,故後人稱之為「陳王」。
第一個使樂府詩文人化、大量寫作五言詩的詩人。謝靈運:「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詩品喻為:「骨氣奇高,詞采華茂。」其創作以曹丕稱帝(建安二十五年)為界。
一、前期飲宴唱和
前期描寫遊樂宴享之事,內容比較空虛浮泛,但也有不少篇章展現作者的積極心態。
時而展現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對前途充滿信心。
或寫「幽並遊俠兒」的高強武藝和報國立功的壯志,以「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等句作結,表現了建功立業的抱負。
時而反映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著重東漢皇都洛陽在戰亂以後的殘破荒涼景象以及詩人的內心激動,反映漢末軍閥混戰所造成的社會破壞。
二、後期表現身世與沉痛心情
曹植後期詩歌,主要是表達由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
《野田黃雀行》作於曹丕繼位之初,詩中以黃雀上遇鷂鷹、下逢羅網,來比喻好友被曹丕所殺。
《贈白馬王彪》以感情活動為線索,集中抒發了詩人數年來屢受迫害而積壓在心頭的憤慨。
《七哀》以棄婦託寓身世,使用夫婦比君臣的手法,訴說自己被長時間棄置勿用的愁思。
《籲嗟》表露在現實世界中處處碰壁,深感時常流逝,功業無成,終在幻想中得到解脫。
《洛神賦》通過人神戀愛的悲劇,表達無盡情意,文字整鍊,詞藻華麗。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歎有餘哀。借問歎者誰?言是宕子妻。……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七哀 節錄》

東西經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風起,吹我入雲間。
自謂終天路,忽然下沉淵。驚飆接我出,故歸彼中田。
飄颻周八澤,連翩歷五山。流轉無恆處,誰知吾苦艱。
願為中林草。秋隨野火燔,糜滅豈不痛,願與根荄連。《籲嗟 節選》

貳、影響
一、善於運用傳統的比興手法
體現《詩經》「哀而不傷」的莊雅,重比興效果。詩歌開篇的比興所傳達的某種情緒往往以居高臨下之勢籠罩全詩,一氣貫注,所謂「陳思最工起調」,正是指此而言。

二、將抒情和敘事有機地結合
漢樂府古辭多以敘事為主,至《古詩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佔重要地位。
曹植發展了這種趨向,使五言詩既能描寫複雜的事態變化,又能表達曲折的心理感受,這一切都通過他凝聚在五言詩的創作上,形成自己的風格,完成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
鍾嶸《詩品》:「之於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
南北朝時期的大部分作家都習尚綺靡詩風,只是片面地發展了曹植詩歌「詞采華茂」的特點,而忽略其「骨氣奇高」的精髓,甚至出現齊梁間詩歌「採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