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中國文學史(七)韓愈



韓愈在《進學解》中假託弟子之言提:「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他的大貢獻,宋石介以韓愈追配孟子。
近人陳寅恪認為,唐代歷史應分前後兩期:前期結束南北朝相承的舊局面,後期開啟趙宋以後的新局面。而韓愈在唐代文化學術上,是承先啟後、轉舊為新的關鍵人物。


壹、崇儒抑佛主張
一、尊儒排佛
韓愈認為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仁義學說,強調政治、經濟、文化、倫理以至日常生活,都要以儒學為指導思想,並以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批判佛教與道家的理論;韓愈高舉儒家的道統,標榜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孔子、孟子等古代聖人,並表明自己是孔、孟之道的直接繼承者,用以對抗佛教各宗派的祖統。
深刻揭露佛教和道教蠱惑人心、耗費民財、與國家爭人力等等危害。
二、佛骨風波
元和十四年(西元819年)正月,唐憲宗派人從鳳翔〈今陝西省鳳翔縣〉法門寺迎取佛骨到皇宮供奉。頓時全城轟動,王公百姓潮水般地湧上街頭,跪地拜迎,紛紛施捨財物,甚至有人在自己頭上燃起佛香,有人砍斷自己的胳臂,以示虔誠。當時沒有一個大臣敢說一個不字,惟有韓愈挺身而出,上了一道《論佛骨表》,猛烈抨擊佛教,並指出歷來迷信佛教的皇帝都是短命的;還要求把佛骨「投諸水火,永絕根本」,如果佛祖真的有靈,降下災禍,由他個人承擔,萬死不悔。
唐憲宗看到《論佛骨表》,勃然大怒,竟要處死韓愈。經人救助,才免了死刑,貶為潮州〈今廣東省潮州市〉刺史。韓愈走到藍關〈今陝西省藍田縣南〉,他的姪孫韓湘趕來陪他同行,韓愈就寫了一首著名的詩《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詩中寫道:「欲為聖朝除弊事,敢將衰朽惜殘年?」意思是說:我要為聖明的王朝革除政治上的弊端,怎肯由於衰弱多病而顧惜自己的老命呢!




貳、古文運動理論

一、修辭明道
文以載道,即修辭明道,意思是以文章來說明道理。韓愈認為學習古文,是為了學習儒家之道;創作古文,是為了弘揚儒家之道。道是目的與內容,文是手段與形式。這就是他在《爭臣論》中所說的「修其辭以明其道」。韓愈的一些古文,是以散文形式宣揚儒家道理的典範。如《原道》以儒家的仁義學說,批判佛教與道家的理論;《原性》說明儒家的人性論,倡導儒家的道德規範,即仁、禮、信、義、智。《原人》講人際關係,主張對「夷狄禽獸」都要「一視而同仁」,這思想符合現代社會反對民族歧視和保護野生動物的主張。其他名作還有《論佛骨表》和《師說》。
韓愈的論說文,寫得理直氣壯,義正詞嚴,格局嚴謹,層次分明,或說理透闢,或鋒芒畢露,對復興儒學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稱頌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


二、不平則鳴
他在《送孟東野序》中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作家寫文章,大多是為了鳴不平。不平則鳴,繼承和發展了屈原「發憤以抒情」的詩論,是文學創作的普遍規律。
《雜說》:懷材不遇
韓愈的許多散文都可以說是不平之鳴,最著名的當推《雜說》。此文開頭一段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 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懷才不遇,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千古悲劇。韓愈以馬為喻,說明這種悲劇是難以避免的,原因就在於世上伯樂太少,也就是說統治者不能識別與任用人才。這篇文章文筆矯健,波瀾起伏,憤慨不平之情,溢於言表。
《進學解》:反話正說
同是不平之鳴,《進學解》卻是另一種筆觸。韓愈仕途坎坷,才高位卑,分明一肚皮牢騷,《進學解》卻說自己德行不高,學業不精;像孟子、荀子那樣的大儒,尚且懷才不遇,何況我呢?皇帝不殺我,已經很幸運了,還賞給我一個閒散的官職,「乃分之宜」。這篇文章反話正說,幽默風趣,但在詼諧中蘊含著辛酸,委婉中透露出怨恨,所以唐人孫樵稱讚它「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三、力主創新
韓愈主張學古文應「師其意不師其辭」,務必去掉「陳言」,即要求寫文章不用陳腐的語言,而要用新鮮活潑的語言。在《樊紹述墓誌銘》中,他又進一步提出「惟古於辭必己出」,就是要求文章必須富有獨創性。韓愈的古文創新,主要表現在文體和語言兩個方面。在文體方面,他在墓誌銘、史傳文、贈序文、壁記文 等文體上,都有大膽的創新,並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語言精煉準確
韓愈非常注重語言的錘煉,力求準確生動;又務去陳言,善於從當時的口語中汲取素材,加以提煉,創造出新鮮活潑的文學語言。因此,他的散文語言具有極旺盛的生命力,我們現在仍然廣為運用的不少成語,如「一視同仁」、「同工異曲」、「不平則鳴」、「動輒得咎」、「兼收並蓄」、「雜亂無章」、「落井下石」、「俯首貼耳,搖尾乞憐」等,都出自韓愈的散文。




(二)內容獨創新意
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就是墓誌銘中的「變格」。一般墓誌銘的題目都詳細寫上死者的官爵頭銜,但韓愈認為這些東西對柳宗元毫無意義,通通省略。一般墓誌銘都是為死者歌功頌德,空話連篇;韓愈此文則夾敘夾議,不僅高度評價了柳宗元的道德和文章,並為其「材不為世用,道不行於時」的悲劇人生大鳴不平,內容深刻,感情真摯。
一般墓誌銘的末尾都有一大段銘文,多為四言韻文,詞彩華麗而空洞無物;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卻只寫三句:「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 人。」因為韓愈最不安的是柳宗元的子女都還年幼,他是多麼盼望這些孩子健康成長啊!至情至性,都濃縮在「利其嗣人」這四個字中。因此,明人茅坤稱它為「墓誌中千秋絕調」。
四、強調養氣
韓愈在《答李翊書》中說:「根之茂者其實遂」,「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這裡的「根」或「氣」,都是指作家的人格修養。所以,他又說:「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參、古文運動的影響
第一、促進傳奇小說的發展
小說故事需要曲折的描寫,人物需要細膩的刻劃。駢文詞句整齊抽象,難以運用自如,而散文長短不拘,可以隨意揮灑,自然較適宜用於小說,古文運動正好提供令小說蓬勃發展的機會,而小說的普遍也同時推廣了新體散文。
第二、以文為詩,擴大了詩的領域
沈括稱韓詩為押運之文,韓詩的散文化特點十分明顯。近人錢鍾書認為這是散文的侵入擴充,使詩有另闢蹊徑的空間。
第三、以散文體使文章面目一新
自東漢蔡邕以後,文士多用駢文寫碑傳墓誌,形成僵硬陳腐的形式。韓愈用散文寫了七十多篇碑傳,無固定格式,文字變化無窮、運用自如,開碑文新境。韓愈又以散文寫書函,用以抒情、說理、敘事,能收能放的內容與佳構,也成為他提倡古文運動的一大成就。


===================================================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一、主旨
本文作於貞元十八年(西元八零二年)。旨在說明師的作用與擇師的原則,批判不重師道的不良風氣,表現了韓愈敢於反抗流俗,為了復興儒學而勇為人師的精神。韓愈以孔孟道統的繼承者自許,但他對孔孟之道並非全盤照搬,而是批判繼承。在本文中,他一方面稱頌孔子是聖人,學無常師,從而引申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結論,倡導能者為師的原則和平等的師生關係;另一方面,他又批評了孔子「生而知之」的觀點,強調必須通過從師學習才能明道。
二、藝術特點
本文善於運用對比手法,通過古與今、聖人與眾人的對比,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它的句式靈活多變,以散體句式為主,又適當地插入一些排偶句;以正面說理為主,又穿插一些感嘆句與反問句,使文章氣勢強勁而又搖曳多姿,實為論說文中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