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中國文學史(十五)漢賦



起源
一、賦,淵源於楚辭,大盛於兩漢。
二、承楚辭與荀子賦篇而產生的文學作品
體制
一、皆於詩、文之間的韻文,其體制脫離音樂,不被管絃,僅供諷誦。
二、由賦分化出來的韻文有:辭、頌、贊、箴、銘、誄、哀、祭等。
發展演變
時代
名稱
特色
代表作家和作品

古賦(大賦)
詞藻華麗,筆勢誇張,好堆砌冷僻之字,表面富麗而艱深難讀。
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
揚雄:甘泉賦、長楊賦。
班固:兩都賦、幽通賦。
張衡:二京賦、歸田賦。
六朝
駢賦(小賦、俳賦)
篇幅短小,字句簡麗,題材擴大,內容個性化與感情化。
曹植:洛神賦。
王粲:登樓賦。
陸機:文賦。(文學理論)
鮑照:蕪城賦。
江淹:別賦、恨賦。
信:哀江南賦

律賦
爭奇鬥巧,毫無內容。
白居易、元稹皆擅長此體。

文賦(散賦)
不重格律限制,無異有韻之古文。
歐陽修:秋聲賦。
蘇軾:赤壁賦。



壹、賦的產生和發展
賦本意於《詩經》中體現為文學表現態度與方法,賦是「鋪陳其事而直言之」。爾後影響從《詩經》變《楚辭》,散文形式混合、辭藻鋪陳,已帶濃厚的賦的氣味。歷來說法:

《漢書.藝文志》:「不歌而誦謂之賦。」
《文心雕龍》:「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詩品》:「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

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說明瞭賦的特點。
其一,解釋說明賦是用來吟頌的,不像詩是可入樂的。
其二,指明了賦的篇幅較長,尚鋪排宏麗,不像詩大多短小精鍊。
一、分流於古詩:詩體賦
發展初期,詩、賦界線並不明顯,「不歌而誦」,《荀子‧賦篇》有〈成相〉、〈佹詩〉;西漢蔡邕也有和《詩經》四言一脈相承的《團扇賦》等,有「詩體賦」之稱。而最早寫作賦體作品並以賦名篇的可能是荀子,據《漢書‧藝文誌》載,荀子有賦十篇(現存《禮》、《知》、《雲》、《蠶》、《箴》五篇),是用通俗隱語鋪寫五種事物。

二、《楚辭》的影響:騷體賦
賦體的進一步發展,當受到戰國後期縱橫家的散文和新興文體《楚辭》的巨大影響。
漢代往往把辭賦連稱,西漢初年的所謂「騷體賦」,確實與楚辭相當接近,頗難加以明顯的區分。而一般所稱「騷賦」指屈原為代表的《楚辭》以及後世模仿《楚辭》的作品;舊傳楚國宋玉也有賦體作品,如《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等,辭藻華美,且有諷諫用意,較之荀賦,似與漢賦更為接近,但或疑為後人偽託,尚無定論。

賦體的主要特點,是鋪陳寫物,接近於散文;抒情濃鬱,意象瑰瑋,聲調綿邈,句中或句尾各用「兮」、「些」、「只」等語助詞調節音韻。它還不像漢以後的大賦那樣注重鋪陳事物,也沒有形成很固定的面貌。但在發展中它吸收了《楚辭》的某些特點: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手法,因而豐富了自己的體制。

貳、賦的發展趨勢
漢賦萌芽於戰國末年荀子《賦篇》,正式產生於漢初,極盛於西漢中葉,延續至東漢末年。
西漢司馬相如、揚雄,和東漢的班固、張衡並稱為漢賦四大家。

一、形成期(騷體賦)
當時所謂「大漢初定,日不暇給」,封建統治者在思想文化上禁錮不嚴,儒家思想尚未佔據統治地位。當時諸王納士,著書立說,文化思想還比較活躍。這一時期的漢賦剛由《詩經》、《國策》和荀子短賦演變而來,主要追隨《楚辭》的傳統遺風,「騷體賦」最盛行,句式整齊,通篇用韻,帶「兮」字,內容多是抒發作者的政治見解和身世感慨的抒情短篇。

(一)賈誼
賈誼以其雄辯的、氣勢充溢的政論文卓立文壇,同時也以情理深致的賦作獨步一時。
《弔屈原賦》
文帝四年,他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及渡湘水,歷屈原放逐所經之地,對前代這位竭誠盡忠以事其君的詩人的不幸遭遇深致傷悼,遂作《弔屈原賦》。作者描寫出一個善惡顛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現出對屈原深深的同情。在作品的字裏行間,也流露出對自己無辜遭貶的憤慨。
《弔屈原賦》分前後兩部分,多用排比句、反問和感歎,上承《九章》而來。
《鵩鳥賦》
問答體,上承荀子賦篇,為漢賦先聲。
作者謫居長沙,有鵩(貓頭鷹)入其宅。誼以為不祥,作《鵩鳥賦》,闡明自己對生死、禍福的達觀態度。作品在抒發對人生、社會的感慨時,表現出鮮明的道家傾向。
體制借鑑於屈原,此賦主客問答的形式,在《離騷》中已經採用。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淵之靜,泛乎若不繫之舟。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鵩鳥賦》

(二)枚乘《七發》
 賦中假設楚太子有病,吳客前去探望,通過互相問答,構成七大段文字。
吳客認為楚太子的病因在於貪慾過度,享樂無時,不是一般的用藥和針炙可以治癒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也」。於是分別描述六件事的樂趣,誘導太子改變生活方式;最後向太子引見「方術之士」,「論天下之精微,理萬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癒。
《七發》手法繼承《楚辭》精神,加上戰國策士游說之術。
善於運用形象的比喻對事物做逼真的描摹;用鋪張、誇飾的手法來窮形盡相地描寫事物,結構宏闊,富於氣勢。結構上則移步換形,層層逼進,最後顯示主旨,有中心,有層次變化。
《七發》辭藻繁富,多用比喻和疊字,以敍事寫物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體賦,標誌著漢賦體制的正式確立。自此以後以七段成篇的賦成為一種專門文體,號稱「七體」,各朝作家時有摹擬。

二、全盛期(大賦)
此時漢賦離棄楚辭風格,篇幅較長,多採用問答體,韻散夾雜,其句式以四言、六言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長的句子;喜堆砌詞語,好用難字,極盡鋪陳排比之能事,往往是先誇張形勢,一般都是長篇钜製,結體嚴密,氣象壯闊,文辭富麗,好用典故難字,表現出一種典雅堂皇、肅穆凝重的風格,極言淫樂侈靡,再以荒樂亡國,仁義興邦作結,進行委婉的諷諫。
被後人視為賦體正宗,也稱古賦。

(一)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
建立定型的漢賦體。現存《子虛》、《上林》、《大人》、《長門》、《美人》、《哀秦二世》六篇,其中《子虛》和《上林》二賦歷來被認為是漢賦的代表作。
《子虛賦》假託楚國子虛先生,在齊國烏有先生面前誇說楚國雲夢澤之大和楚王畋獵之盛,烏有則批評他「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雲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但同時也把齊國的土地之廣、物類之豐誇耀了一番;《上林賦》寫無是公「聽(ㄧㄣˇ)然而笑」,先大肆渲染天子上林苑的廣大和出巡的壯觀,以壓倒齊楚,表明諸侯之事不足道,繼寫天子幡然省悟,下令「解酒罷獵」、「隤(ㄊㄨㄟˊ)牆填塹」,兩人亦「愀然改容」、「逡巡避席」。
藉三人對話,對諸侯天子迷戀遊獵,不務正事,加以規諷,然則諷諫意義不大,「勸百而諷一」。

(二)王褒《洞簫賦》
目前所見最早的一篇體制完備、摹繪出色的詠物賦,以善於描摹物態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它的駢句偶辭已開六朝駢麗之風。
賦的前半篇作品從洞簫的前身寫起,生動地描寫了江南山川對竹的孕育;竹的周圍,孤雌寡鶴,秋蜩(ㄊ|ㄠˊ)玄猿,嘻如悲吟,熔鑄了竹的特殊氣質,構成了洞簫先天的感情基因,鋪寫江南竹林美景,辭藻華艷。後半篇寫簫聲,繪聲繪色,筆觸細膩。
而賦中形容洞簫之聲,以人事人情喻簫聲,自有新穎別緻之處。
劉勰稱「子淵《洞簫》,窮變於聲貌。」

(三)東方朔《答客難》
以主客問答形式,說生在漢武帝大一統時代,賢不肖沒有什麼區別,雖有才能也無從施展,「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揭露了統治者對人才隨意抑揚,並為自己鳴不平。
此文語言疏朗,議論酣暢,詼諧諷刺,表現個性。

三、模擬期
西漢末年至東漢中葉,漢賦至司馬相如已成定型,模擬之風大盛,題材廣泛但內容空洞。

(一)揚雄《甘泉》《羽獵》《長楊》《河東》
《甘泉》、《羽獵》、《長楊》,《河東》等篇,模擬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賦,又仿屈原作品,其內容為鋪寫天子祭祀之隆、苑囿之大、田獵之盛,結尾兼寓諷諫之意,其用辭構思,亦華麗壯闊。
早期極推崇相如,稱其賦神化所至,然「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帝反縹縹有淩雲之志」,晚年體認賦體缺點及諷諭作用的虛偽性,壯夫不為,提出「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的說法。

(二)班固《兩都賦》
宗旨就在於批評舊京都(長安)意識,確立體現出禮樂文明的新的京都(洛陽)觀。
賦中以主客問答方式,假託「西都賓」向「東都主人」誇說西都長安的關山之險、宮苑之大、物產之盛。東都之人則責備他但知「矜誇館室,保界河山」,而不知大漢開國奠基的根本,更不知光武遷都洛邑、中興漢室的功績,於是宣揚光武帝修文德、來遠人的教化之盛,最後歸於節儉,「以折西賓淫侈之論」。作品盛稱洛邑制度之美,固然希望天子不要遷返長安,而其深層意圖在於通過西京與東京的對比,對當前政治有所規諫。
《兩都賦》體制宏大,寫法上鋪張揚厲,模仿司馬相如、揚雄之作,是西漢大賦的延續。在宮室遊獵之外,又開拓了寫京都的題材,影響後來張衡《二京賦》、左思《三都賦》。

四、轉變期(小賦)
東漢中葉以後因國勢日衰,橫征暴斂,人民日益窮困,漢賦內容不再歌功頌德,轉為譏刺時政,並出現歸田隱居主題,下啟陶淵明、王維等人。同時因儒學影響減弱,產生言情賦等抒發個人情志的小品,改變西漢抒情賦中的板重和單調。
漢代的抒情賦通常都是理勝於情,東漢的言志述行賦也不例外。西漢賦家把「悲士不遇」作為抒情的主題,感慨自己未能遭逢歷史的機遇;東漢的抒情賦則以知命為解脫,反映出對人生的理性態度,同時流露出個人無力把握自己命運的惆悵。
不用問答形式,沒有大賦「序、正文、結尾」的框架,變鋪陳繁重的長篇為簡潔明暢的短製。

(一)張衡

《二京賦》
在結構謀篇方面完全模仿《兩都賦》,以《西京賦》、《東京賦》構成上下篇。
《西京賦》假託憑虛公子對長安繁盛富麗的稱頌,敘長安地勢的有利,建都的必然,然後逐次描繪宮室的輝煌、官署宿衛的嚴整、後宮的侈糜、離宮苑囿,華美壯麗。作品中所鋪敍的品物之盛,人們對待物質享樂的態度,都在極度誇張的描寫中見出其荒謬的方面,見出作者的否定之意。
《東京賦》表現安處先生對西京奢糜生活的否定。在對東都的描繪陳述間,使人感受到東漢君主崇尚懿德,修飭禮教,奢未及侈,儉而不陋的禮治成就。
《二京賦》以規模宏大被稱為京都賦之極軌,緊隨班固之後,推動以京都為題材的文學發展。

《歸田賦》
是一篇抒情小賦,是他感到不得志、欲歸隱田園時所寫。開頭寫他欲離京歸田的原因,中間設想他退隱田園後欣然自樂的生活;末尾則以老莊「縱心於域外、安知榮辱之所如」作結。
這篇賦表現了作者在宦官外戚交相干政、朝政日非的情況下對現實的不滿和絕望,以及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語言清新,情味悠長,而且頗有駢偶成分,對魏晉抒情賦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歸田賦》成為中國文學史第一篇描寫田園隱居樂趣的作品,也是漢代第一篇比較成熟的駢體賦。

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ㄒ|ˊ)鬱茂,百草滋榮。王雎鼓翼,倉夷(黃鶯)哀鳴,交頸頡頏        (ㄒ|ㄝˊ ㄏㄤˊ,飛上飛下,跳躍的樣子),關關嚶嚶。《歸田賦》

(二)趙壹《刺世疾邪賦》
把壓抑在胸中的鬱悶和不平化為激切的言詞,公諸世人。他用簡練的筆把那個汙濁的社會現實勾勒出來。「舐痔結駟,正色徒行」、「邪夫顯進,直士幽藏」。
大膽地把批評的矛頭直指執政者,全篇盡是「原斯瘼(ㄇㄛˋ)之攸興,寔(ㄕˊ)執政之匪賢」這類勇敢的批判精神和愛憎鮮明的語言。
此賦在抒發自己感情時直率猛烈,痛快淋漓,對時政揭露批判的深度和力度都是空前的,有似一篇筆鋒犀利的討伐檄文。這篇作品在體制上活潑自由,不循常規,篇幅短小,語言剛勁樸素,是早期抒情小賦名篇。

五、魏晉期
漢賦多以宮殿遊獵、山川京城為主題。魏晉以後,抒情、說理、詠物、敘事、登臨、憑弔、悼亡、傷別、遊仙、招隱等題材。其中以詠物最多。
沿著東漢以來情理賦發展的方向,魏晉之際的辭賦創作顯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
少數如陸機的《文賦》、潘嶽的《西征》、左思的《三都》長篇。
與東漢班固、張衡等賦家兼善散體大賦與騷體辭賦不同,這一時期的作家往往集詩人與小賦作者于一身,這也標誌著詩賦交相影響的深化。

(一)曹植《洛神賦》
由於主體意識和抒情因素的強化,魏晉時期湧現出體物寫志的佳作。
《洛神賦》構思與手法雖受宋玉《神女賦》的啟發,但主題發生了變化。
《神女賦》藉再現襄王夢中豔遇的經歷,意在諷喻君王不可貪戀美色,而《洛神賦》以傳說中的洛水之神宓(ㄈㄨˊ)妃為題材,刻畫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子,表達了作者對她的愛慕以及因神人殊隔的惆悵,藉以抒發作者個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破滅。
賦中的描寫細膩生動,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一連串巧妙的比喻,描繪出了鮮明的形象,其細緻的刻畫,承襲《衛風.碩人》、《登徒子好色賦》且加入了更多的動態美。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ㄌㄨˋ)波。《洛神賦》

手如柔荑(ㄊ|ˊ,初生的茅芽,色白且柔嫩),膚如凝脂,領如蝤蠐(ㄑ|ㄡˊ ㄑ|ˊ,天牛及桑牛的幼蟲。因其體豐潤潔白,故古人用以比喻婦女光滑柔膩的頸項),齒如瓠犀(瓠中之子),螓(ㄑ|ㄣˊ,頭方而闊的小蟬,有文彩)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衛風.碩人》

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登徒子好色賦》

登徒,複姓。子,男子的通稱。戰國時楚人宋玉曾作《登徒子好色賦》,敘述登徒子的妻子貌醜,登徒子卻很喜歡她,還生了五個孩子。後遂稱貪戀女色而不擇美醜的人為「登徒子」。

(二)王粲《登樓賦》
王粲的詩賦被譽為七子之冠冕,《登樓賦》也被視為魏晉之賦首。
王粲在荊州劉表幕下不受重用,鬱鬱寡歡,他對荊州所產生的離異之感,與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融為一體。與東漢的情理賦相比,《登樓賦》自然地切入當下最真實的情境,而並不刻意地顯示對道家或儒家思想的歸宿感,即景抒情,情境交融,因而更易於感人。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匹敵)。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以騁力。懼匏瓜之徒懸(比喻有才能的人卻不為世所用)兮,畏井渫(ㄒ|ㄝˋ,浚井而不食用。比喻人修己全潔而不見用)之莫食。

(三)左思《三都賦》
體制宏大,事類廣博。強調徵信求實,使《三都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國時期的社會生活狀況。《三都賦》問世後,張華讚嘆不已,皇甫謐為之作序,一時間「洛陽紙貴」。這除了《三都賦》本身的富麗文采及當時文壇重賦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包含了當時朝野上下關心矚目的內容:進軍東吳、統一全國。此賦的寫作手法及風格雖與班固《兩都賦》及張衡《二京賦》相似,但它的思想主題則不是傳統的「勸百諷一」。因此《三都賦》在後期大賦中具有重要地位。

六、南北朝期(駢賦、俳賦)
六朝賦是東漢抒情短賦的變體,其特點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齊,多為四言、六言組成,而又講究平仄,通篇押韻;魏晉以來駢儷日盛至齊梁加以沈約、王融等人聲律論的鼓吹,文字的形式技巧更精美,此期稱駢賦、俳賦。

(一)鮑照《蕪城賦》
它歷來被視為六朝抒情小賦的代表作之一。這篇賦的內容是藉廣陵在漢代的繁榮和當時的荒涼來抒發懷古之情。賦中描寫廣陵城的殘破景象,頗多誇張之辭。有時只用簡短的幾個字,就使人有身歷其境之感,如:「饑鷹厲吻,寒鴟嚇雛」、「孤蓬自振,驚砂坐飛」諸句,確實有動人心魄的效果。這篇賦寫到了盛衰無常,指出統治者所幻想的「萬祀而一君」必然要化為泡影。

(二)江淹《別賦》
江淹的《別賦》與《恨賦》構思新穎,是南朝抒情小賦的名篇。
《恨賦》寫各類人繼志以沒的千古遺恨;《別賦》主要寫各種不同類型人物的離愁別恨,既充分發揮賦體空間結構的優勢,又能以情感主線加以貫穿,因而有縱橫排宕的氣勢,歷代為人傳誦。作者早年也曾羈旅他鄉,飽嘗過思鄉懷人的痛苦,所以賦中寫行子的心情,描繪得十分細膩而生動。《別賦》中寫戀人之別,文字清淺婉麗,汲取了《詩經》風詩的情韻。

下有芍藥之詩,佳人之歌,桑中衛女,上宮陳娥。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三)庾信《哀江南賦》
題目出自《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哀江南」。責己屈仕北朝,又以楚歌、魯酒來抒發自己居高位,未敢忘國亡家破的悲憤;此文類屈原《哀郢》,可以看出他對梁代的覆亡充滿了悲悼和依戀之情。賦中寫到江陵陷落後軍民慘遭殺掠的情況,生動而真實地描寫重大政治事件而又深深浸透著作者的故國之思及對亂離中人民的同情。

提挈老幼,關河累年。死生契(ㄑ|ㄝˋ)闊,不可問天。況復零落將盡,靈光巋(ㄎㄨㄟ)然(漢時魯恭王好建宮室,後來漢室衰微,宮殿多遭毀損,只有魯靈光殿倖存,後藉以比喻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鬼火亂於平林,殤魂遊於新市。

七、唐宋期(律賦、文賦)

(一)唐代律賦
唐代沿駢體、聲律說的演進,古詩變律詩,駢賦變律賦。此時律賦形成,大量創作,題目和字數韻式平仄等都有嚴格限制。限題限韻,趨於形式,只重音韻協調,對偶工整。

(二)宋代文賦
文賦實際即賦體的一種解放,是中唐以後產生的一種散文化的賦體,不刻意追求對偶、聲律、詞采、典故,句式錯落多變,押韻較自由,甚至大量運用散文的句式,廢棄駢律的嚴格限制,成一自由體裁,唐已開先端,如杜牧《阿房宮賦》,駢散相間。
宋代文賦首推歐陽修的《秋聲賦》、蘇東坡的前後《赤壁賦》。

《阿房宮賦》
取阿房宮為秦王驕奢的見證,具有典型形象。
杜牧行文鋪張,就一客觀對象反覆描寫,多方渲染,極盡誇張能事,達到「鋪采摛文,體物寫誌」的效果;阿房宮從壯闊外觀到玲瓏內狀,添墨刷色,豐滿阿房宮的形象。
誇張如「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或嬪妃「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層層鋪述,最終「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穀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作者縝密為議論鋪墊,借古諷今。
形式上既發揮賦體長處,文采飛揚,又避免賦體空乏的缺點,融比興、鋪陳,兼得各家之長。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
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杜牧將散文的筆法、句式引進賦裡,寫出《阿房宮賦》融敘事、抒情、議論為一爐的新體「散賦」,突破六朝、唐初以來賦作日益駢偶化、聲律化的趨勢,對後來賦體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秋聲賦》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ㄘㄨㄥ)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由遠及近,由小及大,層次分明。「忽」字切入,使境界一轉,聲勢擴大,接著又以「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具體表現秋聲之肅殺感,然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頓時轉入耿耿星河,橫臥天宇,萬喙息響的秋夜。
「蓋夫秋之為狀也」總起下文,寫秋之「色、容、氣、意」,接著以突出秋意的「烈」字鋪排,用刑獄、兵象、五行、天文、音樂為喻,多方論說。
本篇以「悲秋」為題,鋪寫秋氣之蕭條,在表情繪物上鋪張揚厲,描其物、繪其容、寫其氣、達其聲,文滿墨飽,用字卻又精練簡約,吸收韓愈、柳宗元的文學成就,同時發揚賦的特點。

《前赤壁賦》
全文點睛處在蘇軾表達曠達樂觀的處事態度:「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本篇由遊起興,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點明時令、地點、人物,簡要記述,直通下文。「飲酒樂甚」,自然要「扣舷而歌之」。同時因歌聲的插入使得全文聲調為之ㄧ宕。客人的「悲」繫於幾點:
其一,因古代人物與當世的對比而悲
曹孟德「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然而「而今安在哉?」更何況等閒之輩如吾與子和一世之雄相比,不在話下。
其二,因宇宙無窮與須臾對比而悲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其三,因理想和現實對比而悲

現實不得滿足,故「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然「知不可乎驟得」,只能「託遺響於悲風。」想要從痛苦的矛盾裡解脫,不得不自幻想中尋求。後蘇軾以老莊的相對理論「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為客人找到解脫之道,同時點出「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由悲轉喜,波瀾分明。本篇是蘇軾「以文為詩」、「議論入詩」的文學主張在散文創作中的體現。

中國文學史(十四)蘇轍

蘇轍,字子由,眉山人。蘇軾之弟,人稱「小蘇」。十九歲中進士。擔任過戶部侍郎等官職。當時新舊黨爭激烈,他多次被貶任為地方官。擅長記敘文、論說文和書信。
清人劉熙載說:「大蘇文一瀉千里,小蘇文一波三折。」這兩句話,很形象地說明瞭二蘇散文的不同風格。蘇軾的性格豪邁灑脫,所以他的文章自然豪放;蘇轍的性格深沉內向,所以他的文章紆徐曲折。這不僅表現在蘇轍的記敘文中,也表現在他的論說文與書信中。蘇軾很讚賞蘇轍的文章,說:「其文如其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歎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

《上太尉韓樞密書》
本意是請求韓琦接見和引薦,卻不直說,而先說自己「生好為文」,接著談孟子養氣,司馬遷周遊天下,因此他的文章「頗有奇氣」;然後具體描述自己遊歷秦、漢故都〈鹹陽、長安和洛陽〉和名山大川,到京城拜見歐陽修,但尚未見到韓琦;又蕩開一筆,說人要有大志,再回到自己歷遊名山大川、見過歐陽修而未見韓太尉的遺憾,最後才點明本意。真可謂極盡委婉曲折之能事。

《黃州快哉亭記》
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雲,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一、配合默契
快哉亭是張夢得所建,由蘇軾命名,蘇轍作記。當時這3人都被貶了官,身處逆境,但都很達觀。亭名很瀟灑,文章也很灑脫。
二、文章主旨
它從寫景入手,以浩蕩的長江帶出快哉亭,接著寫登亭觀覽的快意,然後轉入議論,揭出文章主題:心中坦然則無往而不快。
三、藝術特點
寫景氣勢雄渾,視野開闊,種種自然景觀,盡收筆底,又各具特色。議論則先反後正,層層遞進。先說「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後說「其中坦然」,「將何適而非快」;再申說亭子的主
人張夢得胸襟曠達,不以貶官為患,而逍遙於山水之間,故「無所不快」。文章縱橫開合,淋漓盡致。前段寓情於景,夾帶敘事;後段議論中帶寫景,借說理以抒懷。全文緊扣一個「快」字,將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熔為一爐。

中國文學史(十三)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二十一歲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南宋時追諡「文忠」,世稱蘇文忠公。擅長記敘文、議論文和雜文。
蘇軾的一生,雖然也曾短暫當過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顯赫官職,但總的來說,他的仕途仍是坎坷多於通泰。他一度入獄,幾乎喪命;多次貶官,兩度流放,其中一次更流放到海南島,在嶺南住了七年。
壹、思想背景
蘇軾的思想比較複雜,儒家的仁政思想和進取精神,道家的超脫世俗和佛教的圓通自在,在他身上獲得了融和。大抵在仕途騰達時,儒家思想為主導;貶官流放時,佛、道思想佔上風。
他在《超然亭記》中說:「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於物之外也。」正是這種源於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使他得以超然物外,隨遇而安。歷經磨難而不頹唐喪氣,身處逆境而灑脫自若,即使在最倒楣的境遇中,他也能找到樂趣。例如他在嶺南所作的《食荔支》詩中寫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雖然也認同道對文的決定作用,強調文學的社會功能;但他對道和文的闡釋,卻別開生面,自成體系。 蘇軾的道並非純粹的儒家之道,而是融通儒、道、佛三家之道。同時,他認為「聖人之道」,「皆出於人情」。這就為文學從傳道轉向抒寫人性和情感,敞開了方便之門。

貳、美學主張
一、崇尚渾然天成的自然美
他要求文章「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答謝民師書》)
二、強調創新
他主張「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書吳道子畫後》)
三、倡導多樣化
「因物以賦形(根據不同的物體賦予不同的形狀),是故千變萬化。」(《灩澦堆賦》)
四、重視文學技巧的訓練,倡導「求物之妙」
他主張作家要「有道有藝」,作品要「華實相副」(《與元老姪孫》)。

參、創作理論
一、作文先有意
蘇軾主張「作文先有意」,就是說寫文章要先有思想醞釀,確立主題。
《超然台記》
他自幼酷愛《莊子》,莊子超然物外的思想,對他影響極深。當他從美麗的杭州貶官到「盜賊滿野」的密州時,他並不介意,隨遇而安,把城北的一個舊亭子稍加修理,以供登覽。他弟弟蘇轍 深知哥哥的心意,便將此亭命名為「超然」。蘇軾欣然命筆,寫了一篇傳世佳作《超然台記》。文章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世上所有事物「皆有可樂」的道理,描寫了登臺遊覽的快樂,說明此亭命名為「超然」,是由於「遊於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此文被譽為「極偉麗之文」,它的成功祕訣,就是蘇軾在動筆之前,心中已有「超然」之意。

二、求物之妙
蘇軾在《答謝民師書》中提出了「求物之妙」的主張,那意思有三層:一是「求物之妙,如繫風捕影」,是很不容易的;二是求得物妙、「了然於心」之後,還要進一步「了然於口與手」,就是要能夠用語言文字明白通暢地表達出來,這就叫「辭達」;三是達到了「辭達」的境界,文章就寫不盡了。總之,是要用明暢的語言,表現事物的神妙之處。
《石鐘山記》
鄱陽湖口有座石鐘山,這美妙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一直以來都眾說不一。蘇軾在一個月明之夜乘舟前往考察,但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忽聽得「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然後「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 ,與風水相吞吐,有窾(ㄎㄨㄢˇ)坎鏜(ㄊㄤˊ)鞳之聲,與向之噌吰(ㄔㄥ ㄏㄨㄥˊ,聲音壯闊)者相應,如樂作焉」。蘇軾終於揭開了石鐘山的祕密,並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繪聲繪色地描摹了石鐘山的神妙,寫出了這篇傳世的妙文。

三、白描傳神
蘇軾繪畫作文都講究傳神。要傳神,高明的文學家往往多用白描。什麼是白描呢?魯迅先生說:「白描就是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蘇軾的文章正是如此。
(一)白描寫景
蘇軾的名作《赤壁賦》,描寫江上的秋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僅此十六個字,一幅清麗的秋江夜景圖便呈現在讀者眼前。該文描摹簫聲尤為精彩:「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使人如聞其聲,神韻盎然。
(二)白描寫人
蘇軾寫人,也善用白描。比如他的《方山子傳》,追述他的老朋友陳慥青年時代的風采:「從二騎,挾二矢,遊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陳慥的外號)怒馬獨出,一發得之。」寥寥幾筆,一個精悍的遊俠形象便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因此,清人沈德潛稱讚道:「寫遊俠鬚眉欲動」,「自是傳神能事」(《唐宋八家文讀本》)。


四、文理自然
蘇軾在《答謝民師書》中說:「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這意思是說,要自由地表達作家對生活的真實感受,擺脫種種形式的束縛;要文辭通暢,合乎自然之理,還要有文彩和波瀾。這正是蘇軾文章的風格。
《文與可畫篔簹穀偃竹記》
他的《文與可畫篔簹穀偃竹記》是為悼念他的堂表哥文與可而作。它記述了文與可的畫竹理論,追憶了文與可的人品以及他們之間的詩書贈答與戲笑之言,抒寫了昔日的親密情誼和睹物思人的悲痛。至情至性,動人心弦。這篇六三七字的《記》中,有文,有賦,有詩歌,有書信,行文不拘一格,一任自然;有見解精闢的畫理文論,有風趣機辯的詞鋒,有娓娓而談的敘事,也有發自肺腑的抒情,隨意揮灑,左右逢源,像天上的行雲舒卷自如,像江河的流水波瀾起伏。
◎篔簹(ㄩㄣˊ ㄉㄤ,肌薄而節長的竹子)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一、物境與心境的交融
美在月色撩人,又善解人意。蘇軾「解衣欲睡」卻睡不著,月亮主動上門了,跟他做伴。一個「入」字,把月亮寫活了。以水比喻月光,並非蘇軾的發明,唐人趙嘏(ㄍㄨˇ)就有「月光如水水如天」的名句。蘇軾的創新在於:先以水喻月,再以「空明」形容水,顯得透明極了,也靜謐極了;進而以「水中藻荇交橫」比喻竹柏之影,於靜謐之中透出了一派生機。何況,竹柏歷來是堅貞情操的象徵,與皎皎的月光融和,呈現出一種透明而高潔的境界。這是物境,也是心境。
二、言有盡而意無窮
全文僅八十四字,少得不能再少了,但意蘊深長,耐人尋味。且說末句的「閒人」吧,字面上是說兩人貶官黃州,無所事事;內中卻有因月光撫慰,而獲得心靈的寧靜,也有超然物外的自我解脫,但又何嘗沒有反話正說的不平之氣呢!須知寫這篇文章時,蘇軾從冤獄中放出來,閒置在黃州,已經快六年了。

中國文學史(十二)王安石

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市)人,世稱王臨川。二十二歲中進士。曾當過宰相。晚年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死後諡「文」,又稱王文公。擅長論說文與記敘文。
為了改變北宋王朝「積弱積貧」的局勢,王安石於嘉祐三年上書宋仁宗,提出了「改易更革」的主張。熙寧二年,銳意改革的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副宰相,後來又升為宰相。在他主政的六、七年間,厲行變法,企圖通過整軍理財,以求富國強兵,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

一、文章的現實作用
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學家。他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緊密相聯,強調文章「以適用為本」,「務為有補於世」,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他的散文多為論說文,論說文中又以政論為主,大都體現他的政治觀點,是直接為他的政治改革服務的,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鮮明的針對性。

二、文道相濟
王安石並不忽視修辭技巧的作用:「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意思是文章的形式美也不能不要,但不能重文輕道。他要求「表裡相濟」,即文與道統一,形式與內容統一。
王安石在《上邵學士書》中說:「詞簡而精,義深而明。」他的散文正是這種文學思想的體現。
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洋洋萬言,世稱「萬言書」。文中系統地闡述了他變法圖強的政治主張,見識超卓而深刻,態度鮮明而果決,結構宏偉而嚴謹,言詞簡潔切直而又很能把握分寸,被梁啟超譽為「秦漢以後第一大文」。

三、見解獨到
王安石對經學和史學都有不少獨到見解,發而為文,不同凡響。如戰國時代的孟嘗君,素以招賢養士著稱,但他的《讀孟嘗君傳》卻一反傳統觀點,認為孟嘗君只不過是「雞鳴狗盜之雄」。全文僅九十字,簡潔精警,詞鋒犀利。他的記敘文也好發議論,如《遊褒禪山記》,通過遊山的經歷,闡述治學必先「有志」,不畏艱險,而且要「深思而慎取」,才能獲得成功。前半篇記遊,後半篇說理,記敘與議論緊密結合,感性體驗昇華為理性認識,含義深刻,啟迪心智。
《答司馬諫議書》
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徵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至於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一、挺身應戰
司馬光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他曾三次致書王安石,大肆攻擊新法,指責王安石「侵官、生事、徵利、拒諫」。面對保守派氣勢洶洶的挑戰,王安石不得不挺身應戰,寫了這封回信。信中對司馬光列舉的四大罪名,逐條予以駁斥。

二、堅決反擊
王安石在信中指責當時士大夫苟且偷安、不恤國事的思想,說明自己力行新法而招致「怨謗」的必然性。又引古證今,以盤庚遷都的史實,表明自己絕不會由於眾人怨謗而廢止新法的決心。文章立場鮮明,理足氣壯,光明磊落,痛快淋漓,但又十分講究策略,柔中有剛,措詞委婉而態度果決。

三、以少勝多
司馬光的信長達三千三百多字,而本文僅三百五十八字,重點突出,切中肯綮 ,言簡意賅 ,以少勝多,「只下一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大段」。

中國文學史(十一)曾鞏

曾鞏,字子固,南豐人,世稱南豐先生。三十九歲中進士。官至中書舍人。死後諡「文定」。擅長記敘文與論說文。

一、儒學正統
曾鞏自稱「家世為儒」,嚴守「聖人之道」。他是歐陽修最得意的門生,他的文學思想和散文創作都深受歐陽修的影響,但比歐陽修更著重於道,儒學正統氣味較濃,人稱「醇乎其醇」。

二、雅正婉轉的風格
他的文章立意雅正,文思超逸,如《撫州顏魯公祠堂記》,並非泛泛記述顏真卿的生平,而是突出其正氣凜然、連遭斥逐、慷慨就義、死而不悔的高風亮節。
他行文從容舒緩,婉轉曲折。如《上歐陽舍人書》,本意是感謝歐陽修為他祖父作了一篇墓碑銘,開頭難免要說一兩句感謝的話;接著就筆鋒一轉,大談碑銘的意義及碑銘與史傳的異同;又幾經轉折,引出碑銘必須由道德高尚而又善寫文章的人來作,才能傳之於世,自然過渡到對歐陽修道德文章的稱頌;最後才揭出主旨,感激歐陽修對自己的提攜,和為其祖父作碑銘的厚恩。真可謂一波三折,搖曳多姿。

《墨池記》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於山水之間,豈有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於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一、用記敘文的題目做議論文
它先用六十九個字記敘墨池的處所、形狀和來歷,然後轉入議論,用二百餘字的篇幅,探討王羲之成功的原因,進而引出無論深造學業或道德,都必須依靠後天勤於學習的深刻道理,說明自己作《記》的主旨乃是勉勵世人努力學習。可見它以記敘開頭,主體卻是議論;記敘極簡明扼要,議論卻層層遞進,精嚴細密。

二、用小題目做大文章
「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本是小事一樁,但張芝之所以成為「草聖」,王羲之之所以成為「書聖」,正是由於這種勤學苦練的精神。因此,作者以墨池為媒介,借事立言,託物明理。先論證王羲之的成就,「非天成也」,而是「以精力自致者」;再由學習書法推及道德修養,都不是天生的,而是苦學所致。文章由小見大,因小及大,步步推進,內容精警,意趣無窮。

中國文學史(十)蘇洵

蘇洵,字明允,眉州眉山縣人。因歐陽修的引薦,當上霸州文安縣(今河北省文安縣)主簿的小官。擅長論說文與書信。蘇洵立足於現實,著書撰文,都是談論「當世之要」,目的是為了經世致用。文章風格方面,他顯然深受《戰國策》和賈誼的影響,具有戰國縱橫家的風采。具體來說,他的文章有三個特點:

一、縱談古今、議論風發
如《衡論》、《上皇帝書》等文,針對北宋朝政的弊病,提出了一整套政治改革的主張;《權書》則系統地研究戰略、戰術,為抗擊遼國與西夏的侵擾提供謀略。這些作品都寫得筆力雄健,議論縱橫,說理透闢。所以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

二、不拘成說、獨出新意
如《管仲論》責備管仲晚年不能舉賢自代,以致身死之後,齊國大亂。見識高明,發人所未發;析理精微,富於雄辯,說服力很強。

三、語言質樸、老辣犀利
蘇洵的古文善於鋪陳排比,氣勢雄壯,「若決江河而下也」(曾鞏《蘇明允哀辭》)。

《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一、時代背景
北宋王朝經常被遼國與西夏侵擾,當政者畏敵如虎,於是採用割地進貢的國策,以求苟安,但後果卻使國家日益貧弱,更助長了敵人的侵略野心。

二、主題思想
本文借六國割地「賂秦」招致滅亡的歷史教訓,諷刺北宋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批判屈膝求和的投降思想,勸告當政者不要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文章立意高遠,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是一篇借古諷今的傑作。

三、藝術特點
本文開門見山,劈頭就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然後從不同的角度,反覆論證,層層深入,歸結出六國賂秦的原因在於「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最後指出:六國只不過是諸侯小國,如果堂堂大國也走六國覆滅的老路,那就「又在六國下矣」。開頭是敲響警鐘,結尾是畫龍點睛。全文語言簡勁而生動,縱橫恣肆,雄辯滔滔,氣勢充沛,說理透闢,頗有戰國縱橫家的風釆。

中國文學史(九)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晚年自號六一居士。廬陵人。二十四歲中進士。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死後諡「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擅長論說文、記敘文、抒情文和隨筆。

歐陽修學識淵博,多才多藝,集政治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詩歌理論家、史學家、經學家、金石學家、目錄學家、書法家於一身,是北宋文化的傑出代表。他主張革新政治,是「慶曆新政」的積極參與者。他主編的《新唐書》、自著的《新五代史》,都是中國的史學名著。他在經學上也造詣很深,有不少創見。他的《集古錄》,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金石學專著。他參加編寫的《崇文總目》、自著《新唐書‧藝文志》是中國目錄學的重要著作。他的書法「遒勁可愛,人皆寶之」。

壹、北宋文壇領袖

歐陽修成名較早,中進士後不久,就與蘇舜欽、梅堯臣、尹洙等著名文人結為文友,倡導詩文改革,影響逐漸擴大,「以文章名冠天下」。歐陽修先後引薦了曾鞏、王安石、蘇洵父子等人。

宋仁宗嘉祐元年,他主持進士考試,一掃當時流行的險怪艱深的文風,提倡平易曉暢的文風,排除重重阻力,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和後來成為大哲學家的程顥、張載等傑出人才。此後五六年間,北宋文風大變。一時文壇名家,大多是他的好友或門生。

歐陽修是宋代古文運動的主將,並栽培提拔了不少人材,大多成為古文運動的骨幹。他的詩歌開一代詩風,他的詞流傳更廣。他的《六一詩話》開創了一種以隨筆論詩的新形式,影響深遠。其聲望高,文章好,被譽為「大手筆」。當時文士奉為「模範」,爭相效法,稱他為「今之韓愈」。正如蘇軾所說:「天下翕然師尊之」,確實當之無愧。

貳、古文理論新發展

一、重定文與道的關係

歐陽修崇儒尊韓,在古文運動的理論上是和韓愈一脈相承,認同道對文的決定性作用。但他同時也看到了道與文的區別,並肯定了文的獨立地位,強調了文的重要作用。他認為「事信言文,乃能表見 於後世」,並說《詩經》等著作「皆善載事而尤文者,故其傳尤 遠」(《代人上王樞密 求先集序書》)。大意是說,記事可信而又有文采,才能流傳久遠。這就糾正了宋初古文家主張道即是文的偏頗;而他和後來道學 家輕文重道,甚至認為文能害道的觀點,也有根本的區別。

二、擺脫道統觀念的束縛

歐陽修強調「六經之所載,皆人事之切於世者」,反對「棄百事不關於心」,這就把儒道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道統」觀念的束縛,有利於創作反映現實生活的文章。

參、行文風格

一、委婉曲折

蘇洵 稱讚歐陽修的文章「紆徐委備,往復百折,而條達舒暢,無所間斷」。如《新五代史‧伶官傳序》,通過五代時唐莊宗李存勖的興亡,總結歷史教訓。全文一波三折,抑揚頓挫,大起大落,令人一唱三歎。文章一開頭就說:「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表面上沒有否定天命,但實際上卻強調了人事,而把天命放到次要地位,甚至完全架空了,這就是曲筆的妙用。

三、前後呼應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文中先寫李存勖當初如何發憤圖強,統一中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接著筆鋒一轉,概述李存勖勝利之後,貪圖安樂,以致急劇敗亡,「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從而總結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最後筆鋒又一轉,通過李存勖前盛後衰的對比,引出「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的教訓。

三、情真意摯
感情豐富是歐陽修散文的又一特色。例如《瀧岡阡表》,是他為亡父寫的一篇墓碑文,旨在頌揚父親的仁、孝、廉;但他不作空洞抽象的稱頌,而是用具體的言行來表現。
《瀧岡阡表》中寫到每當逢年過節祭祀祖母時,父親必痛哭流涕道:「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偶有酒食時,父親又痛哭流涕說:「昔常不足,而今有餘,其何及也?」人子之孝,表露無遺。
此文雖為亡父而作,但很自然地寫到亡母,著墨不多,給讀者留下的印象卻很深刻。如作者被貶官到偏遠的地方時,「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娓娓道來,如敘家常,字字句句,都傾注了作者對父母的崇敬與追思,情深意切。
四、平易自然
歐陽修竭力扭轉北宋初期險怪艱澀的文風,倡導平易自然之美。他的散文正體現了他這種美學思想。所以朱熹稱讚歐陽修的文章「平易」,只用「尋常」的字。宋人羅大經早已看出:韓、柳的文章還用了一些難字、奇字,但歐陽修只用普通的字,平常的字,「而妙麗古雅,自不可及」。
例如平易中有深意的《秋聲賦》,運用形象的比喻,從色、容、氣、意、聲等方面描摹秋天的情狀,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形,進而抒發深沉的人生感慨。開端:「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竦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瀟颯,忽奔騰而砰湃 。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結尾:「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歎息。」語言很平易,但平易之中有深意,那戛然而止的結尾,尤耐人尋味。
《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一、全文概述
這是一篇格調清麗、富有詩情畫意的抒情散文。作於宋仁宗慶曆六年,當時歐陽修因革新失敗而被貶官在滁州。它描繪了醉翁亭周圍的山水景色,記述了作者與滁州百姓宴遊其間、官民同樂的情景,隱含著作者以遨遊山水來排遣苦悶的心態。
二、工於寫景
寫法是由遠而近,從面到點。從環繞滁州的群山寫到釀泉,再點出泉邊的醉翁亭,進而描寫四季美景與宴遊之樂,層次分明,詳略有致。
三、語言特色
本文駢散相間,以散文句式為主,也用了一些駢文的句子,如「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等。又多用「……者……也」的句式,並連用了二十一個「也」字,讀來朗朗上口,極富韻律美。
四、千錘百煉
如文章的開頭,初稿原作「滁州四面皆有山」等等,凡數十字;經反覆刪改,最後才定為「環滁皆山也」,只五字而已。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中國文學史(八)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解縣人,世稱柳河東。二十一歲中進士。他最後的官職是柳州刺史,故此又被稱為柳柳州。擅長山水遊記、寓言、傳記文、政論文。唐順宗即位,改元永貞,以王伾、王叔文為首,劉禹錫與柳宗元等為骨幹的革新派當政。他們努力革除各種弊政,嚴懲貪官,減輕人民負擔,並準備奪取宦官的兵權,以改變宦官專權的政局,史稱「永貞革新」。
但這次革新只推行了幾個月便流產了,革新派遭到殘酷迫害。 革新失敗後,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永州地處偏遠,司馬又是個有職無權的閒官,柳宗元抑鬱難申。直到十年之後,才升為柳州刺史。官職雖然升了,但地域卻更偏遠,柳宗元的悲憤心情可想而知。但在永州和柳州期間,他還是盡力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因此,至今永州仍有柳子廟,柳州則有柳侯祠和柳侯公園。

壹、韓柳的異同
一、韓、柳的相同之處
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文者以明道。」關於道和文的關係,柳宗元與韓愈的觀點是一致的,都認為道是目的,文是手段;道是內容,文是形式,因而他們都注重作家的人格修養。
二、韓、柳的差別
關於道的內涵,韓愈和柳宗元的看法卻有所不同。首先,韓愈強調儒家的道統,旗幟鮮明地崇儒抑佛,絕不妥協;柳宗元信奉佛教長達三十多年,因此,他企圖把儒家思想與佛教思想調和起來。其次,韓愈的道偏重於儒家的倫理道德,全力發揮仁義學說;柳宗元的道則強調經世致用,主張「意欲施之事實,以輔時及物為道」(《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即認為「道」應該注重實際,切實可行,對國家與人民有利。總之,柳宗元的道比韓愈更廣泛,也更複雜。

貳、文章特點
一、高超的諷刺藝術
柳宗元使寓言獨自成篇,並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他創作的寓言,短小精煉,形象生動,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和教育意義,表現了高超的諷刺才能,是繼先秦之後中國寓言文學的第二個高峰。

《黔之驢》
貴州沒有驢,有人從外地帶來一頭,放在山下。老虎見驢個子很大,又聽見牠的叫聲很響,非常害怕。後來逐漸接近牠,驢子踢了老虎一腳。老虎見驢子的本領不過如此,就把牠吃了。這個寓言只有一百六十個字,卻產生了三個成語:黔驢之技、黔驢技窮、龐然大物。
《蝜蝂傳》
柳宗元在《蝜蝂傳》中,寫一種名叫蝜蝂的小蟲,喜愛負重,見到東西就負在背上,越背越重,雖然很困倦也決不罷休。又喜愛爬高,用盡力氣也不休止,終於從高處掉下來摔死了。這個寓言諷刺那些貪得無厭、好向上爬的官僚,最終一定會自取滅亡。

二、繼承傳記文學傳統
柳宗元開創傳記文學新高潮,繼承了司馬遷《史記》的優良傳統,又有新的發展。這首先表現在更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作品的文學性增強了;其次是寓理於人,寓理於事,具有明顯的諷諭性。他和韓愈共同創造了中國傳記文學的第二個高潮。
(一)記人敘事
這類傳記是通過記述人物的事跡,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如《段太尉逸事狀》,寫段秀實與軍閥、豪強鬥爭的三個故事,揭露軍閥、豪強的罪行,反映農民的苦難,表現了段秀實敢於為民請命的性格,形象栩栩如生。
(二)記人明理
這類傳記也寫人物事蹟,但主旨在於說明某個道理,諷刺醜惡現象。如《宋清傳》記一位賣藥的商人,不計小利而「取利遠」,樂於助人,終於成為富翁。作者在記述了宋清的言行之後,發了一大段議論,認為宋清這樣的商人並沒有市儈習氣,倒是那些「居朝廷、居官府」的「士大夫」卻大有商人作風。

三、為遊記文學奠基
柳宗元是中國遊記文學的奠基人,他的《永州八記》更是後世遊記文學的典範。永州山水,奇麗多姿,但一直被人忽視。柳宗元以他敏銳的審美目光,發現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並用他的生花妙筆加以描繪,寫成著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和《小石城山記》。
柳宗元筆下的永州有「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的高峰,有狀如堡塢城墻的石山,有「爭為奇狀」的怪石,有「紛紅駭綠」的奇花異卉,有「舟行若窮,忽又無際」的溪流,有「流若織文,響若操琴」的澗水,水中還有「似與遊者相樂」的魚兒,千姿百態的風光和神韻,盡收筆底。八篇遊記,八個景點,各有特色,又互相連接,構成了永州山水奇峭幽麗的畫廊。

四、情景交融的意境
柳宗元的遊記不僅寫出了山水的自然美,而且在對山水的描寫中,融入了自己豐富的思想感情,構成情景交融、富有詩意的意境。大體可分為「觸景生情」和「借景抒憤」兩種。

(一)觸景生情
《鈷鉧潭西小丘記》寫道:「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迴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作者在小丘上舉目四望,覺得高山、浮雲、溪流、鳥獸都在高高興興地呈現自己的美麗,作者的心情也十分愉快。
(二)借景抒憤
《小石城山記》在描繪了小石城山奇異的美景之後,作者寫道:「又怪其不為之中州(即中原),而列是夷狄(夷狄是指荒遠的永州),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借小石城山的美景因地處偏遠,不為人知,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閒置荒州的憤慨,明代文學家茅坤評論說:「借石之瑰偉,以吐胸中之氣。」又如《始得西山宴遊記》在描寫了西山的奇景之後,突然插入一句:「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以山石的奇偉,比喻自己特立獨行、不同流俗的人格。

《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一、工於寫景
作者以簡煉的筆法,描繪石潭周圍的環境,而重點放在描寫石潭的景色,遠近搭配,詳略有致。對潭中遊魚的描寫,是本文的傳神之筆,妙在以實寫虛,以動寫靜。寫魚為實,寫潭水和天氣為虛,魚兒「皆若空遊無所依」,正表明風和日麗,潭水清澈透明;魚兒「往來翕忽」之動,反襯出石潭之靜。作者又善用比喻,如「如鳴珮環」,「鬥折蛇行」,「犬牙差互」,既生動,又貼切。因此,近代文學家林琴南稱讚本文「體物直到精微地步」。
二、情景相生
在這篇短文中,作者的感情是很複雜的。清澈的潭水,活潑的遊魚,使他高興,因而覺得魚兒「似與遊者相樂」,進入了物我交融的境界;但此地太冷清了,「寂寥無人,淒神寒骨」的環境,又使他想起了貶謫荒遠的孤寂和幽憤,因而覺得「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中國文學史(七)韓愈



韓愈在《進學解》中假託弟子之言提:「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他的大貢獻,宋石介以韓愈追配孟子。
近人陳寅恪認為,唐代歷史應分前後兩期:前期結束南北朝相承的舊局面,後期開啟趙宋以後的新局面。而韓愈在唐代文化學術上,是承先啟後、轉舊為新的關鍵人物。


壹、崇儒抑佛主張
一、尊儒排佛
韓愈認為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仁義學說,強調政治、經濟、文化、倫理以至日常生活,都要以儒學為指導思想,並以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批判佛教與道家的理論;韓愈高舉儒家的道統,標榜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孔子、孟子等古代聖人,並表明自己是孔、孟之道的直接繼承者,用以對抗佛教各宗派的祖統。
深刻揭露佛教和道教蠱惑人心、耗費民財、與國家爭人力等等危害。
二、佛骨風波
元和十四年(西元819年)正月,唐憲宗派人從鳳翔〈今陝西省鳳翔縣〉法門寺迎取佛骨到皇宮供奉。頓時全城轟動,王公百姓潮水般地湧上街頭,跪地拜迎,紛紛施捨財物,甚至有人在自己頭上燃起佛香,有人砍斷自己的胳臂,以示虔誠。當時沒有一個大臣敢說一個不字,惟有韓愈挺身而出,上了一道《論佛骨表》,猛烈抨擊佛教,並指出歷來迷信佛教的皇帝都是短命的;還要求把佛骨「投諸水火,永絕根本」,如果佛祖真的有靈,降下災禍,由他個人承擔,萬死不悔。
唐憲宗看到《論佛骨表》,勃然大怒,竟要處死韓愈。經人救助,才免了死刑,貶為潮州〈今廣東省潮州市〉刺史。韓愈走到藍關〈今陝西省藍田縣南〉,他的姪孫韓湘趕來陪他同行,韓愈就寫了一首著名的詩《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詩中寫道:「欲為聖朝除弊事,敢將衰朽惜殘年?」意思是說:我要為聖明的王朝革除政治上的弊端,怎肯由於衰弱多病而顧惜自己的老命呢!




貳、古文運動理論

一、修辭明道
文以載道,即修辭明道,意思是以文章來說明道理。韓愈認為學習古文,是為了學習儒家之道;創作古文,是為了弘揚儒家之道。道是目的與內容,文是手段與形式。這就是他在《爭臣論》中所說的「修其辭以明其道」。韓愈的一些古文,是以散文形式宣揚儒家道理的典範。如《原道》以儒家的仁義學說,批判佛教與道家的理論;《原性》說明儒家的人性論,倡導儒家的道德規範,即仁、禮、信、義、智。《原人》講人際關係,主張對「夷狄禽獸」都要「一視而同仁」,這思想符合現代社會反對民族歧視和保護野生動物的主張。其他名作還有《論佛骨表》和《師說》。
韓愈的論說文,寫得理直氣壯,義正詞嚴,格局嚴謹,層次分明,或說理透闢,或鋒芒畢露,對復興儒學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稱頌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


二、不平則鳴
他在《送孟東野序》中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作家寫文章,大多是為了鳴不平。不平則鳴,繼承和發展了屈原「發憤以抒情」的詩論,是文學創作的普遍規律。
《雜說》:懷材不遇
韓愈的許多散文都可以說是不平之鳴,最著名的當推《雜說》。此文開頭一段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 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懷才不遇,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千古悲劇。韓愈以馬為喻,說明這種悲劇是難以避免的,原因就在於世上伯樂太少,也就是說統治者不能識別與任用人才。這篇文章文筆矯健,波瀾起伏,憤慨不平之情,溢於言表。
《進學解》:反話正說
同是不平之鳴,《進學解》卻是另一種筆觸。韓愈仕途坎坷,才高位卑,分明一肚皮牢騷,《進學解》卻說自己德行不高,學業不精;像孟子、荀子那樣的大儒,尚且懷才不遇,何況我呢?皇帝不殺我,已經很幸運了,還賞給我一個閒散的官職,「乃分之宜」。這篇文章反話正說,幽默風趣,但在詼諧中蘊含著辛酸,委婉中透露出怨恨,所以唐人孫樵稱讚它「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三、力主創新
韓愈主張學古文應「師其意不師其辭」,務必去掉「陳言」,即要求寫文章不用陳腐的語言,而要用新鮮活潑的語言。在《樊紹述墓誌銘》中,他又進一步提出「惟古於辭必己出」,就是要求文章必須富有獨創性。韓愈的古文創新,主要表現在文體和語言兩個方面。在文體方面,他在墓誌銘、史傳文、贈序文、壁記文 等文體上,都有大膽的創新,並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語言精煉準確
韓愈非常注重語言的錘煉,力求準確生動;又務去陳言,善於從當時的口語中汲取素材,加以提煉,創造出新鮮活潑的文學語言。因此,他的散文語言具有極旺盛的生命力,我們現在仍然廣為運用的不少成語,如「一視同仁」、「同工異曲」、「不平則鳴」、「動輒得咎」、「兼收並蓄」、「雜亂無章」、「落井下石」、「俯首貼耳,搖尾乞憐」等,都出自韓愈的散文。




(二)內容獨創新意
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就是墓誌銘中的「變格」。一般墓誌銘的題目都詳細寫上死者的官爵頭銜,但韓愈認為這些東西對柳宗元毫無意義,通通省略。一般墓誌銘都是為死者歌功頌德,空話連篇;韓愈此文則夾敘夾議,不僅高度評價了柳宗元的道德和文章,並為其「材不為世用,道不行於時」的悲劇人生大鳴不平,內容深刻,感情真摯。
一般墓誌銘的末尾都有一大段銘文,多為四言韻文,詞彩華麗而空洞無物;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卻只寫三句:「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 人。」因為韓愈最不安的是柳宗元的子女都還年幼,他是多麼盼望這些孩子健康成長啊!至情至性,都濃縮在「利其嗣人」這四個字中。因此,明人茅坤稱它為「墓誌中千秋絕調」。
四、強調養氣
韓愈在《答李翊書》中說:「根之茂者其實遂」,「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這裡的「根」或「氣」,都是指作家的人格修養。所以,他又說:「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參、古文運動的影響
第一、促進傳奇小說的發展
小說故事需要曲折的描寫,人物需要細膩的刻劃。駢文詞句整齊抽象,難以運用自如,而散文長短不拘,可以隨意揮灑,自然較適宜用於小說,古文運動正好提供令小說蓬勃發展的機會,而小說的普遍也同時推廣了新體散文。
第二、以文為詩,擴大了詩的領域
沈括稱韓詩為押運之文,韓詩的散文化特點十分明顯。近人錢鍾書認為這是散文的侵入擴充,使詩有另闢蹊徑的空間。
第三、以散文體使文章面目一新
自東漢蔡邕以後,文士多用駢文寫碑傳墓誌,形成僵硬陳腐的形式。韓愈用散文寫了七十多篇碑傳,無固定格式,文字變化無窮、運用自如,開碑文新境。韓愈又以散文寫書函,用以抒情、說理、敘事,能收能放的內容與佳構,也成為他提倡古文運動的一大成就。


===================================================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一、主旨
本文作於貞元十八年(西元八零二年)。旨在說明師的作用與擇師的原則,批判不重師道的不良風氣,表現了韓愈敢於反抗流俗,為了復興儒學而勇為人師的精神。韓愈以孔孟道統的繼承者自許,但他對孔孟之道並非全盤照搬,而是批判繼承。在本文中,他一方面稱頌孔子是聖人,學無常師,從而引申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結論,倡導能者為師的原則和平等的師生關係;另一方面,他又批評了孔子「生而知之」的觀點,強調必須通過從師學習才能明道。
二、藝術特點
本文善於運用對比手法,通過古與今、聖人與眾人的對比,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它的句式靈活多變,以散體句式為主,又適當地插入一些排偶句;以正面說理為主,又穿插一些感嘆句與反問句,使文章氣勢強勁而又搖曳多姿,實為論說文中的傑作。




中國文學史(六)古文運動

壹、文體需求及時代背景

唐宋八大家是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明朝人茅坤編選這八人的散文為《唐宋八大家文鈔》,於是「唐宋八大家」的名稱便流傳於世。韓、柳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是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蘇洵等五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骨幹成員。

一、文體解放的需求

駢文盛行於六朝,它雖然具有對稱美與聲律美,但因對偶、句式、聲律等嚴格限制,使作家不能自由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能充分反映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因而產生了文體解放的渴求。

在駢文佔統治地位時,就有梁朝的裴子野、西魏的蘇綽、隋代的李諤,先後起來反對駢文,提倡古文,但影響都不大。

二、時代的推演

到唐代時,駢文已經僵化,既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也阻礙了文學自身的發展。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割據 ,戰亂頻繁,社會動盪。另一方面,唐代佛教和道教泛濫,佛寺道觀遍及全國各地,與國家爭人力,爭財力,加劇了國家的衰弱,也嚴重動搖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因此,不少知識份子為了崇儒抑佛,便倡導古文、反對駢文,希望以較自由淺白的古文來宣揚儒家思想,藉此重建社會秩序,於是古文運動便應運而生。

(一)初唐揭竿而起

初唐時,陳子昂寫了一些質樸平實的散文,開風氣之先。天寶以後,蕭穎士、李華、元結、獨孤及、梁肅、柳冕等人繼起,以儒家思想為依歸,倡導古文,成為中唐古文運動的先驅。之後,唐代最重要的古文運動領袖韓愈和柳宗元,高舉儒學復興的旗幟,提出了古文運動的理論綱領,並在古文創作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又有劉禹錫、白居易、元稹、李翱等人的積極參與,使古文運動進入成熟與興盛的時期,從而壓倒駢文。但到了晚唐五代,駢文又瀰漫文壇。

(二)宋代推向高峰

北宋初,柳開等人起來反對頹靡的文風,以復興韓、柳的道統與文統為己任。北宋中期,政治改革的浪潮推進了文學的改革。這次古文運動以歐陽修為領袖,他高舉崇儒尊韓的旗幟,同時把儒學和現實聯繫起來,強調「明道」與「致用」相結合,寫出了大量明暢婉轉的散文,又熱心獎掖後進。稍後,王安石、曾鞏、三蘇把宋代古文運動推向高潮。




貳、古文特點


古文就是散文,也叫散體文,奇句單行,不追求語句對偶,句子可長可短,揮灑自如,不受拘束,言之有物,語言精煉。從先秦到漢魏,中國的散文很興盛,不但出現了《左傳》、《國語》、《論語》、《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戰國策》等許多優秀的散文著作,也有李斯、賈誼、司馬遷、班固、曹操、曹丕、曹植、諸葛亮、嵇康等許多優秀的散文作家,無論記事、記言,或抒情、議論,表現形式都自由不拘,文章語言也接近口語。




一、語言精煉
古文語言精煉。所謂「精煉」,就是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反映紛繁的社會生活,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沒有多餘的詞句,而且有深刻的內涵,這是作家的基本功。《左傳》中的《曹劌論戰》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都是很好的例子。
《曹劌論戰》
《左傳‧莊公十年》記述魯國與齊國的長勺(在今山東省境內)之戰,全文只用了二百二十二個字,就寫出了這次戰役的準備、曹劌指揮作戰的情況和戰後的分析總結,揭示了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乃是民心,並塑造出了曹劌這一智勇雙全的愛國者形象。
《桃花源記》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只有319字,就完整地記述了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的過程,描繪了桃花源中的優美景色和美好生活,寄寓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嚮往與追求。


二、文體自由
其一,古文的句式自由,沒有限制。
如《史記‧項羽本紀》:「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王,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今山東曲阜)出胡陵(今山東魚台)。」這裡多種句式,最長的一句多達十四個字,最短的句子僅有一個字,參差錯落,舒卷自如。
其二,古文篇幅不限長短。
如賈誼的《陳政事疏》長達五仟八佰餘字,而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僅有八十四字。
其三,古文功能多樣。
古文可用於抒情、寫景、述事、記言、記物、說理、議論、指令、陳訴,只要練好了基本功,便可無往而不利。


三、言之有物
古文要求言之有物,不說空話、廢話,不要無病呻吟,不搞文字遊戲。作者要以情動人,或以理服人,給予讀者理性的啟迪或感性的陶冶。
(一)思想深刻
《孟子‧盡心》:「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兩千多年前的民本思想,至今仍然閃閃發光。
(二)感情真摰
韓愈《祭十二郎文》:「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隻。嫂嘗撫汝指吾而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語言極質樸,沒有一個感嘆詞,卻感人至深,所以本文被譽為祭文中的「千年絕調」。




四、古文和駢文的差別

駢文例子: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橫柯上蔽,在晝猶昏。──吳均《與宋元思書》

古文例子: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柳宗元《小石潭記》



對偶
駢文多是兩句一聯,兩聯對偶。古文少用對偶句。
句式
駢文多用四字、六字句,稱為駢四儷六。古文句式長短不拘,自由靈活。
聲律
駢文講究平仄、古文任其自然。
辭藻
駢文注重用華美辭藻修飾,常用典故,有些甚至用典故堆砌成篇。古文樸實精煉,不假雕飾,少用典故。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中國文學史(五)史記和漢書比較


史記
漢書
文章
取材
雅俗兼收,帶有濃厚生活氣息
爾雅之文,側重文獻的保存,帶有文人的習氣。
文章
風格
飽含感情,頗有慷慨之氣。劉熙載:太史公之文,悲世之意多。
多儒正典則,有雍雍之風。班固之文,爾雅深厚。
文章
筆法
奇特變幻,不拘成格。
工整細緻,組織嚴密。
語言
文字
多用當時通行的語言文字改譯古時文字,並兼取口語,行文多用散體。范曄:「遷文直而事覈」
喜用古字,崇尚藻飾,傾於排偶。范曄:「固文贍而事詳。」
觀點
史記乃私書,成一家之言的獨創性。
漢書受詔而作的官書,為朝廷服務。如項羽、陳涉貶入列傳。
以孔子作春秋自許。突出人物在歷史中進程(人間豪傑、下層人物)。其次,歷史發展的體認,如陳涉寫入世家,比之湯、武,孔子的功業;項羽寫入本紀,予無限同情。

中國文學史(四)漢書

文學成就和特色
漢宣帝以後,即有不少文人綴集時事續補《史記》。東漢初年班彪繼採前史遺事,作《後傳》數十篇。其子班固在此基礎上,撰成《漢書》。《漢書》體制雖承襲《史記》,但它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記載了漢高祖至王莽共二二九年的斷代歷史,是繼《史記》之後又一創造和發展,對後代史學和文學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長期以來,史學界均以班馬、史漢並稱。

一、語言整飭詳贍、富麗典雅
在文學語言方面,班固受當時辭賦創作的影響,崇尚采藻,長於排偶,亦喜用古字,不如《史記》語言的簡潔明朗、生動活潑。但《漢書》的語言也因此具有整飭詳贍、富麗典雅的一面,引起後世散文作家的喜好,范曄在《後漢書‧班固傳讚》中說:「遷文直而事覈(ㄏㄜˊ),固文贍而事詳。」準確地分析了《史記》和《漢書》語言風格的不同。另外,《漢書》在人物傳記中引用了大量的辭賦和散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敘事的連貫和人物特徵的刻畫,但也因此保存了不少重要文章,這也是班固在保存文化遺產方面的貢獻。
二、行文謹嚴有法
《漢書》的謹嚴有法,在於它對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規定,並且在全書一以貫之。和《史記》疏蕩往復的筆法不同,《漢書》重視規矩繩墨,行文謹嚴有法。
《漢書》和《史記》一樣,寫了許多人物的軼聞逸事或甚至生活瑣事。司馬遷或把它放在傳記的前面,穿插在中間,也有的放在末尾,沒有固定的位置。《漢書》則凡屬傳聞類的生活小故事幾乎全部置於篇末,少有例外者。與其說是追述往事,不如說是為所寫的人物作一生的總結。這種追敍、補敘的手法,也使作品避免了平鋪直敍,增加波瀾起伏。

中國文學史(三)史記

司馬遷,字子長,其父司馬談為太史令。從孔安國治尚書,從董仲舒習春秋。李陵兵敗,遷為其辯護,受宮刑。出獄後為中書令,內心「從俗浮沉,與時俯仰」而已。魯迅稱《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確為「風雨名山之業」。


壹、文學成就和特色


一、體例完備,展示社會風貌


《史記》由五種體例相互補充而形成的結構框架,溝連天人,貫通古今,在設計上頗具匠心,同時也使它的敍事範圍廣泛,展示了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畫圖。十二本紀按帝王世代順序記敍各朝興衰終始,十表排列帝王侯國間大事,八書是有關經濟、文化、 天文、曆法等方面的專門論述,世家主要是貴族之家的歷史,列傳是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人物傳記。《史記》這部紀傳體通史著作,在體例上衝破了以往歷史散文的局限,能夠把更多的內容納入其中,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總體風貌。


二、獨特的敍事脈絡


《史記》一書最有文學價值的是人物傳記。《史記》各層次人物傳記的排列基本是以時間為序,但又兼顧各傳記之間的內在聯繫,遵循著以類相從的原則。使幾位相關人物的傳記以類相從,前後相次,發展輪廓非常清晰,司馬遷對人物傳記次序的巧妙編排,造成了《史記》一書婉轉多變的敍事脈絡,在明滅起伏中體現了歷史和邏輯的統一。


三、對歷史材料的選擇剪裁和集中


司馬遷通過對歷史資料的選擇、剪裁和集中,使《史記》的人物傳記既正確地反映了他們在歷史上的活動和作用,又突出了他們思想和性格的主要特徵,塑造完整鮮明的人物形像。


留侯張良是古人所謂興漢三傑之一,劉邦說他是「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的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平時與劉邦談論的事情很多,但寫他的傳記只能寫與天下存亡有重大關係的事件,才能突出張良的特點及其在創建漢王朝的重大作用。


四、以事件突出人物特點


司馬遷在寫作人物傳記時,還盡力避免一般的梗概的敘述,而是抓住主要事件,具體細緻地描寫人物的活動,以突出人物的特點,塑造人物形像。司馬遷之所以對這些生活瑣事詳加敍述,就在於它們在人物的活動中帶有原始動因的性質,是諸多事得以生成的根源。


《李斯列傳》開頭寫了李斯的生活瑣事,但卻集中反映了李斯的人生觀、價值觀。他為了擺脫廁鼠的處境而成為倉鼠般的食利者,於是向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之後前往秦國遊說,在和荀子告別時又說道:「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這兩句話說得非常坦率,和他把廁鼠、倉鼠進行對比時所發的感慨一脈相承。


五、口語化表現人物的神態和性格


語言大量吸收民間口語、諺語和歌謠,具高度概括性和生動形象性,描寫人性精準。項羽、劉邦都曾觀看過秦始皇出巡的盛大場面,並都為此發出了慨嘆。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劉邦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作者正是通過兩人口語化的特點,感嘆的不同語氣表現人物的性格:前者咄咄逼人,表現項羽的強悍和豪爽;後者委婉曲折,突出了劉邦老練和深沉。


六、開創史論方式


開創「史公曰」這一史論的方式。它們或寫人物的傳聞軼事,或訂正史實的訛誤,或抒寫作者的感想,夾敘夾議,不拘一格,有的含蓄蘊藉,有的流暢明快,是人物傳記的延伸和補充,而成為人物傳記有機組成部分。司馬遷在人物傳記的敘述和評論中採用民歌、謠諺和俗語,從而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生動性。


如《淮南衡山列傳》中引民歌:「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揭露統治階級內部的骨肉相殘。《李將軍列傳》引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來讚揚李廣的品格和人們對他的敬仰。


貳、影響


一、標誌中國古代史傳文學的發展成熟


《史記》是我國紀傳體史學的奠基之作,同時也是我國傳記文學的開端。中國古代史傳文學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初具規模,記言為《尚書》,記事為《春秋》,其後又有編年體的《左傳》和國別體的《國語》、《戰國策》。但是,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史學著作,卻是司馬遷的首創。


《史記》是傳記文學名著,但它具有詩的意蘊和魅力。《史記》指次古今,出入風騷,對《詩經》和《楚辭》均有繼承,同時,戰國散文那種酣暢淋漓的風格也為《史記》所借鑒,充分體現了大一統王朝中各種文學傳統的融匯。


二、古代散文的楷模


司馬遷在《史記》中所體現的實錄精神和敘事才能,歷代的史學家和散文家都十分推崇,從唐代韓愈、柳宗元等倡導古文運動起,歷代古文家或散文家在反對繁縟或艱澀的文風時,都是以《史記》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


《史記》在語言上平易簡潔而又富有表現力,把許多詰屈聱牙的古書詞句譯成漢代書面語,還適當地引用口語、諺語,顯得生動鮮活。《史記》語言多是單行奇字,不刻意追求對仗工穩,亦不避諱重複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正因為如此,歷史上的古文家在批評駢儷文的形式主義傾向和糾正艱澀古奧文風時,都要標舉《史記》,把它視為古文的典範。


三、為後代小說創作累積寶貴經驗


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許多基本手法,在《史記》中都已經開始運用,如: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語言,通過具體事件或生活瑣事顯示人物性格,把人物置於矛盾衝突中加以表現。從唐傳奇到明清小說,在人物塑造、情節安排、場面描寫等方面都可以見到《史記》的痕跡。同時,古代作家還從寫法上探討《史記》與小說的關係,得出了許多精闢的結論。


四、後代小說戲劇的取材對象


《史記》的許多人物故事相繼被寫入戲劇,搬上舞臺。 據李長之統計,在現存元雜劇中,有不少即採自《史記》的故事。後來京劇也有不少劇碼取材於《史記》。總之,《史記》成為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的材料寶庫,它作為高品位的藝術礦藏得到反覆地開發利用。

中國文學史(二)漢代史傳散文

壹、產生背景

中國史官建置極早,他們掌管國家的典冊,記言記事,積累並整理了大量文獻,供統治者諮詢和使用。現存的儒家五經及《左傳》、《國語》等,其初大都出於史官之手。史傳文學的發展趨勢:

其一,戰國以後,特別是經過秦火,至漢王朝建立時,史官制度已名存實亡,典籍圖書的散失更加嚴重。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至漢武帝時,社會經濟、文化才出現了繁榮的景象。與思想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一致,總結整理歷史資料就成為文化思想的必然趨勢。

其二,大事記於策,小事記於簡。把簡策按時間順序編在一起,就成為史書,如魯《春秋》;爾後至戰國時代,又有編年體的《左傳》,國別體的《國語》、《戰國策》等。

先秦歷史散文由綱目式的大事記發展到對社會生活廣泛而具體的敘述,由單純的記事發展到記事又寫人,由概念性的表述發展到形像生動的刻畫。《史記》已是傳記文學的成熟表徵。


其三,開始出現文史分流,宋代鄭樵說:「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捨其書。」自《史記》以後,史學家致力史實考核,文學家自闢蹊徑。

貳、影響

就《史記》而論,它為史書奠定良好體例,並深遠影響後世散文創作。

唐宋古文八大家的筆法或多或少都受到《史記》的影響,如韓愈《圬者王承福傳》、柳宗元《梓人傳》;唐代傳奇中的俠義類小說,即《史記》中《游俠列傳》、《刺客列傳》轉化而來,更遑論元、明戲曲中的影響。就《漢書》而言,因是官修史書,文字不若《史記》自由,但其書中收有大量辭賦,亦成了文學的瑰寶。

中國文學史(一)漢代政論散文


西漢初年,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爭鳴的餘風猶存。一些作家繼承先秦諸子的優良傳統,關心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面對現實,分析形勢,勇於表示自己的政治見解和主張,使漢初政論文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陸賈根據大亂之後需要休養生息的社會要求,著《新語》十二篇,針對秦代實行嚴刑峻法的惡果,引述《詩》、《書》、《春秋》、《論語》,宣揚儒家貴仁義、賤刑威的思想,是漢代最早的政論散文,文章質樸,議論切實,開賈誼、晁錯政論文的先聲。


壹、賈誼

賈誼的散文有戰國縱橫家的風格,善於運用不同歷史事實的對比來分析利害,在鋪張渲染的描寫中,造成文章的充沛氣勢,富於說服力和感染力。作者抱有改革政治的熱情,又受到壓抑,因而筆端常帶感情,議論說理毫無顧忌,行文暢達而不浮淺,語言犀利激切,富於文采。

力主中央集權、削弱藩鎮,「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全力擊潰匈奴;民生方面則強調以民為本、重農抑商,鼓勵生產。

魯迅說:賈誼、晁錯的奏疏,「皆為西漢鴻文,霑溉後人,其澤甚遠」。

《過秦論》、《治安策》、《論積貯疏》為主要名篇。

貳、晁錯

在政治上,力主削弱諸侯勢力,維護漢帝國的統一,觸犯了朝內貴戚勛臣和諸侯的利益,因而遭到激烈反對。景帝即位,晁錯遷為御史大夫。「數請間言事,輒聽,寵倖傾九卿」。景帝時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發兵叛亂,晁錯被腰斬於長安東市。

《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二疏主張募民備塞,防禦匈奴的入侵。他又敏銳地注意到農民流亡的社會現象,指出人民流亡的最終原因是由於官府的急政暴賦和商人的兼併所造成;所以主張重農貴粟,提出募粟入官、輕徭薄賦的政策。


參、桓寬

西漢宣帝時的桓寬,自鹽鐵會議的文獻,剪裁、組織而成《鹽鐵論》,不僅保存了西漢中葉的經濟思想史料,也對當時的社會面貌有具體生動的反映。《鹽鐵論》的議論從實際出發,針砭時弊,頗中要害;語言簡潔流暢,渾樸質實。文體及形式特點:

其一,借鑑了漢賦主客問答的方式,以文學賢良為一方,以御史大夫等為另一方,進行辯論,雙方互相詰難,使論點不斷深化。

其二,它是漢賦的一種變體,在中國古代散文發展史上有創新意義。

全文採對話體,彼此詰難,相互辯駁。有從容細緻的說理,有以尖銳激烈的言詞批駮對方,有生動的比喻和具體事例以增加論點的說服力,給人以深刻印象。


肆、王符

個性耿直不和流俗,自名作品三十多篇為《潛夫論》。主張崇本抑末,薄葬節儉,反對浮侈,要求愛惜民力,澄清吏治,選舉賢能,打破豪族權貴對政權的壟斷。


伍、王充

西漢末年,讖緯(讖錄和圖緯,皆為占驗符命的書)之學興起,東漢大盛,使空疏的經學又增加了神學色彩,一般士人也無不受到影響。所有這一切,使一般政論文也蒙上了空疏神秘的經學霧障,迂腐板滯而缺少生氣。王充是東漢初年的思想家,高舉「疾虛妄」的旗幟,批判了當時統治階級所提倡的對於天道神權命運的迷信,並對傳統的思想提出了大膽的懷疑。傳世名作《論衡》,感於當時著作之風氣,表現其思想及對文學之定義。綜其思想:

一、批判儒家

批評當時儒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聖所言皆無非」的錯誤態度,並在《問孔》、《非韓》、《刺孟》等篇中,對被儒家奉為聖人的孔孟的言論做了分析,並指出其荒謬的地方。

二、反對虛華文風

王充還對當時以辭賦為主的正統文學的華而不實,偽而不真的文風進行了尖銳的批判,要求為文立論,最重要是教化淑世的社會功能,「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在此基礎上,進而主張文章應通俗易懂,「口務在明言,筆務在露文」,且有自創性,勿一味追尋他人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