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中國文學史(十二)王安石

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市)人,世稱王臨川。二十二歲中進士。曾當過宰相。晚年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死後諡「文」,又稱王文公。擅長論說文與記敘文。
為了改變北宋王朝「積弱積貧」的局勢,王安石於嘉祐三年上書宋仁宗,提出了「改易更革」的主張。熙寧二年,銳意改革的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副宰相,後來又升為宰相。在他主政的六、七年間,厲行變法,企圖通過整軍理財,以求富國強兵,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

一、文章的現實作用
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學家。他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緊密相聯,強調文章「以適用為本」,「務為有補於世」,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他的散文多為論說文,論說文中又以政論為主,大都體現他的政治觀點,是直接為他的政治改革服務的,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鮮明的針對性。

二、文道相濟
王安石並不忽視修辭技巧的作用:「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意思是文章的形式美也不能不要,但不能重文輕道。他要求「表裡相濟」,即文與道統一,形式與內容統一。
王安石在《上邵學士書》中說:「詞簡而精,義深而明。」他的散文正是這種文學思想的體現。
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洋洋萬言,世稱「萬言書」。文中系統地闡述了他變法圖強的政治主張,見識超卓而深刻,態度鮮明而果決,結構宏偉而嚴謹,言詞簡潔切直而又很能把握分寸,被梁啟超譽為「秦漢以後第一大文」。

三、見解獨到
王安石對經學和史學都有不少獨到見解,發而為文,不同凡響。如戰國時代的孟嘗君,素以招賢養士著稱,但他的《讀孟嘗君傳》卻一反傳統觀點,認為孟嘗君只不過是「雞鳴狗盜之雄」。全文僅九十字,簡潔精警,詞鋒犀利。他的記敘文也好發議論,如《遊褒禪山記》,通過遊山的經歷,闡述治學必先「有志」,不畏艱險,而且要「深思而慎取」,才能獲得成功。前半篇記遊,後半篇說理,記敘與議論緊密結合,感性體驗昇華為理性認識,含義深刻,啟迪心智。
《答司馬諫議書》
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徵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至於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一、挺身應戰
司馬光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他曾三次致書王安石,大肆攻擊新法,指責王安石「侵官、生事、徵利、拒諫」。面對保守派氣勢洶洶的挑戰,王安石不得不挺身應戰,寫了這封回信。信中對司馬光列舉的四大罪名,逐條予以駁斥。

二、堅決反擊
王安石在信中指責當時士大夫苟且偷安、不恤國事的思想,說明自己力行新法而招致「怨謗」的必然性。又引古證今,以盤庚遷都的史實,表明自己絕不會由於眾人怨謗而廢止新法的決心。文章立場鮮明,理足氣壯,光明磊落,痛快淋漓,但又十分講究策略,柔中有剛,措詞委婉而態度果決。

三、以少勝多
司馬光的信長達三千三百多字,而本文僅三百五十八字,重點突出,切中肯綮 ,言簡意賅 ,以少勝多,「只下一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大段」。